膈上寒饮,干呕,吐涎若吐利,手足厥冷,烦躁甚者,吴茱萸汤。经曰∶阴中干邪,必内栗也。
有气虚,有停饮。中者,半表半里,两阳交中,名曰少阳也。
阴不足,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,故阳胜而为热。 四肢痛重,腹痛下利,咳嗽,或呕,真武汤。
嗽者,加五味、金沸草。过此邪入里为热实,脉不浮而沉,沉则按之筋骨之间方是。
此三者,俱是阳经传入阴经之热证。 腹满痛以为土实,急当下之。
俱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头面赤,目脉赤,独头摇,卒口噤,背反张,手足挛搐,皆病也。胸中若不证脉讲明,论方得法,但同庸俗,一概妄治,此杀人不用刃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