蛔从风化,得酸则静,得辛则伏,得苦则下。大发其汗,又数大下之,其人亡血,病当恶寒,后乃发热无休止时。
阴虚不能藏精而主血,绵绵伤寒,咳逆上气,其脉散者死,谓其形损故也。”以是知甘寒之品,乃泻胃火生津液之上剂也。
此饮食入口即吐,非胃寒矣。此皆误用桂枝汤之变证,当随其变证治之可也。
此自用甘草,是和胃之意。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,欲饮水者,与水则哕。
邪已入腹,不在营卫之间,脉虽浮。心烦则难卧,腹满则难起。
不可与猪苓汤,即属腑者不令溲数之意。看厥阴诸证,与本方相符,下之利不止,与又主久利句合,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,非只为蛔厥之剂矣。